最美冶金地质人
         
年逾古稀的"矿山大禹"--"最美地质队员"熊祖堂的故事
 

中南局 熊祖堂

  人物简介:熊祖堂,男,现年71岁,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1999年返聘到中南勘基公司任技术顾问。三十年的野外施工生涯,让熊祖堂对鄂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地质构造如数家珍,被同事戏称为"活字典"。退休之后他继续在地质行业发挥余热,用自己的执着和勤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地质人生。

  从上世纪60年代算起,我国至今完成了矿区截流帷幕40多条。中南局勘基公司在10年时间内就承接了16条帷幕注浆工程,占有国内30%的市场份额。其中已经竣工的13条帷幕,帷幕堵水率普遍达到70%以上。

  成绩的背后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从601地质队总工程师岗位上退休后被返聘到中南勘基公司的水文地质高级工程师--熊祖堂。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矿山大禹"。

  如今,他仍然行走在矿山防治水的路上,还在打造地底下由一条一条帷坝"手拉手、臂挽臂"构成的矿山防治水工程。

"我总算找着你了啊!"

  7年前的那一天,熊祖堂正在办公室里审阅资料,几个陌生人突然闯了进来,一把抓住他的手,连声嚷嚷:"熊老总呀,我总算找着你了啊!"

  经解释才知道,这几个陌生人是xx省xx矿业公司的老板,他们是来请熊总给矿山"诊脉治病"的。2004年x月xx凌晨x时,xxx铜矿-193m透水,导致发生死亡11人的特大事故。3年过去了,矿老板多方奔走,四处请人治理,硬是没有人敢接这烫手的"山芋"。矿老板心急如焚,多方打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而来,几经周折找到熊总,这才发生了这戏剧性的一幕。

  熊总立即赶往xxx进行现场勘查,并调取了xxx矿拥有的地质勘探资料,最早的地质资料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2001年xxx矿业公司先后委托三家单位进行了补充勘探和防治水施工,治理结束仅仅4个月就发生了透水事故。通过大量的综合数据分析,熊总给出了一个结论:现有的勘探资料仍然没有查清矿区水文地质概况,还需要进行专项水文地质勘探。矿老板们将信将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进行勘探施工。

  整个勘探期间,熊总一直守在施工现场。白天在机台查看资料、分析数据,完成的41个钻孔,13100m进尺,熊总全部做到了心中有数。晚上还常常要对第一手勘探资料反复分析、综合研究,经常熬得双眼通红。为确保提供准确详尽的勘探报告,他总是对每一个细节一次又一次地仔细推敲,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核实。而此时熊总已经是65岁高龄了,矿老板看着熊总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深受感动。明确表示,冲着你这种工作态度,就算将来矿山防水治理效果不理想,我们也认了。熊总笑了笑:"嘴上说,没有用。我是用事实来说话的。"

  2008年3月,中南勘基公司拉开了xxx铜矿帷幕注浆防治水工程的序幕,2009年7月完工,钻孔12798m,注浆57287m3,帷幕轴线全长387.16m,最大孔深395.39m。该工程竣工时帷幕堵水效果显著,堵水率达81.22%以上,远远超过合同规定的70%堵水率,帷幕施工的结果与设计完全一致。矿方欣喜若狂,对熊总心服口服。实践证明,也正是熊总精准的眼光、敏锐的判断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才保证了帷幕注浆工程的成功。该工程更是荣获了2014年度湖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一等奖,在业界受到了广泛好评,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矿山防治水领域的领先地位。

  因为有熊总坐阵,出色的防治水业绩为公司打出了更大的知名度,2013年成功中标了单项工程合同额最大的帷幕注浆施工项目--xx省xx矿地面帷幕注浆工程,合同价款xx亿,这也是公司承接的第15个帷幕注浆工程,现如今公司承接的第16个帷幕注浆工程已经开工了。这样的延伸速度和工程质量在业界是罕见的,公司有足够的实力傲视群雄,熊总有足够的底气成为帷幕注浆界当之无愧的"大禹。"

验收评审会上,专家们郑重写下六个字

  2003年,xx省xxx矿多次发生突水淹井事故,引发大面积的地面塌陷,被xx省安检局列为挂牌安全整顿的矿山之一。xxx矿业公司委托中南勘基公司进行矿山防治水处理。

  2004年6月,61岁的熊祖堂挂帅当总工程师,带领一群"娃娃兵"进驻xxx帷幕注浆项目部。由于当时国内很少进行大规模的帷幕注浆施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公司更是急缺相关的技术人才,怎么办?大家一筹莫展,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的"兵老头"。

  熊总说:"严格按我的设计方案操作,按我的技术要求去落实,没问题,一定行!"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和业务自信,让全体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

  可是,万事总是开头难啊!

  熊总的施工方案首先就拦住一批欲进场的施工设备,钻机的立轴必须采用φ73的圆形立轴方可进场,这是死命令。否则在注浆过程中发挥不了钻机提动钻杆的作用,势必造成抱钻现象,影响将来的注浆施工。一时间托关系的、说人情的纷纷找上门来,希望熊总能放宽要求。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熊总沉默了,沉默就是最好的拒绝。

  熊总在综合分析了鄂东南地区的全部地质资料、xxx矿的勘探资料基础上,又结合自己在井下坑道注浆、竖井注浆的实践经验,得出了一个指导性的技术方针,注浆结束标准(延用到现在):注浆压力均匀上升达到设计终压,吸浆量小于10L/min,只有这样裂隙充填才能达到帷幕注浆的厚度。这种理论在冶金矿山系统还是首次出现,当时国内只有煤炭系统有一个相关标准是50L/min。这样的技术难度是熊总对自己的,甚至是对业界的挑战。

  难,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去努力做。

  熊总从零开始组建技术队伍,每天先教技术骨干,再让他们分头指导普通技术员,每周还来一次技能培训。项目部就像练兵场,农民工、司钻工、搅拌工、技术员,施工员,全部参加学习。钻探,注浆,理论,实践,应急事故处理,只要有不懂的问题都能得到细心指导和解答,还可以立即动手试验。后来有人笑称,xxx项目部的农民工都成了"注浆达人。"事实也确实如此,xxx项目部像一个摇篮,为公司后来承接的注浆项目输送了一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农民工成长为施工骨干,钻探工成长为班长、工地主任,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是各个项目部不可缺少的"大拿"。

  就这样,整整两年的时间,熊总吃住在工地,他就是项目部的轴心。记得最长的一次加班持续了3个多月,无论加班多晚,第二天一早熊总准时6点起床,去施工现场巡查,他的一丝不苟精神大大激励了年轻的技术人员,促使他们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坚守的动力。

  2006年6月,工程竣工,在矿区的主来水通道上建造了长达540米、深达350余米的大型堵水帷幕。外业结束仅8天,竣工报告就呈报到矿方面前,并且一次性通过评审,工程质量优良,堵水率高达82%以上。验收评审会上,评审专家在结论上郑重写了六个字:"国内领先水平。"

  六个字,字字千斤重。

  xxx矿帷幕注浆工程的帷幕幕址的勘察、设计和注浆施工全部由熊总主持完成,它比国内同类工程缩短了30%的工期,仅此一项,xxx矿就可以提前恢复生产而取得经济收入上亿元,为矿山开采赢取了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尾矿砂为主体的注浆材料,又为矿方节省水泥注浆费用1300余万元。矿方领导见到熊总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

  这一条大型矿山帷幕注浆项目取得巨大成功,为中南勘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专利发明跟变戏法是一个道理

  熊总不仅是矿山帷幕注浆方面的行家里手,在发明创造、技能革新方面也独具匠心。他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先后发明了搅拌桩螺旋式钻头装置、深孔压水试验双塞止水器定位装置、高压顶水钻探灌浆防喷装置、一种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帷幕注浆浆液比重称装置等五项专利,均获得了国家专利局的授权。这些小革新在帷幕注浆工地上已经被广泛使用,面对大家的称赞,熊总笑着说:"这都是些小事,跟变戏法是一个道理,说穿了谁都会。"面对荣誉他总是这样低调,低调到让你认为他就是身边的邻家爷爷。

  事实上他对待年轻人,还真像是长辈对待自己的孩子。

  项目部刚刚分来一名大学生小王,经理安排他到机台上与工人一起"搓钻杆",小王闹起了情绪。熊总得知后晚上特意叫上小王出去散步,讲述自己大学毕业后到机台上劳动锻炼11个月的经历。那段时间,他在机台学会了钻机从安装到施工的全套工艺流程,在搅拌站他学会了科学合理的配比泥浆……"搓钻杆"才有了后来的"高压顶水钻探灌浆防喷装置"这项专利发明,听着听着小王豁然开朗了起来。

  几个月后,小王如愿当上了技术员。可是却在体检时查出患了乙肝。小王被安全隔离了几天,情绪特别低落,熊总见状又主动把小王接到寝室俩人一起居住,熊总说:"不能让冷漠毁掉孩子。"后来体检,熊总身体查出乙肝抗体。

  今年,公司派熊总去黑龙江考察一个项目时,71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爬到山顶,查看矿区地形条件。有人说熊总:"这么大年纪了,该享福了。"是啊,该歇歇了,年轻时风餐露宿,年老了何尝不想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拒绝外界年薪几十万元的聘请,却无论如何也拒绝不了承载着他人生梦想的冶金地质事业的轻声挽留。

  熊总就是这样一位敦厚、温情的长者,他给后辈带来知识的同时,更让自己的人格得到了传播,这种无声无息的文化上的净化、纯化和升华,是后辈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Copyright © 2014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版权所有! 投票建议使用I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