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西太古岚找矿会战




中南局607队退休职工 辛保森


  1978年4月下旬,根据冶金部(78)冶地字749号文和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中南局前身)(78)冶勘革字第72号文《关于参加山西太古岚地区狐姑山铁矿地质会战工作的安排》精神,公司党委研究决定以607队为主,由607队和609队组成湖北会战队。我们607队经宣传动员,在全队掀起了"建设华(国锋)主席家乡,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热潮,各分队不到10天,就有187人踊跃报名。从兄弟单位609队和湖南、山西又抽调多名精兵强将组建了近500人的太古岚找矿大会战,开动了6台钻机。当时正值全国上下掀起学大庆、当铁人的热潮,会战队员情绪高昂,把大会战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会战刚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的会战地点在山西省娄烦县尖山工地,娄烦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区腹地,是太原市的郊区县,距太原市160多公里。此地属山多坡广的黄土高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雨量少、气温较低是其主要特征。据当地老乡说,该地是"十年九旱"。我们的工地在一座山的山腰上,其实就是一个大黄土包,山上光秃秃的,只是一些稀稀落落的小杂草,根本不像我们南方,山上植被茂盛。风沙非常大,一天到晚黄沙漫天飞,有时大风一吹,满帐蓬内都是沙。生活用水更是困难,要到山下一公里以外的一条小河沟去取水,连洗脸都是难题。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同志们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消极等待,在学习大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的革命精神鼓舞下,大家就在工地上搭帐蓬,解决住和办公的问题;没有资料箱,将自己装衣服的箱子腾出来装资料;缺少办公桌,有的到工地拣边板、竹块自制简易桌凳,有的在办公室打上四个桩,把自己的小木箱往上一放,当写字板;更多的队员是用自己的床板,白天办公,晚上睡觉。没有水,大家分班到一公里外的小溪沟轮流挑水,用盆端桶装取水;风沙大,大家每人配一顶帽子和一副防沙眼镜。最难办的是吃饭问题,当地主要产物是土豆和莜面,基本上没有青菜吃,南方人很不习惯。大家上顿土豆丝、下顿土豆片,时间长了直呕酸水,实在受不了,食堂炊事员花了三元钱找老乡买了一条狗,水煮了一大盆,大家打了一顿牙祭。在计划经济年代,一些生活用品,包括大米、油、面、肉要按计划到太原去买,来回要300多公里,非常不方便,更何况计划指标不够。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运输队,从队部湖北枝城用汽车运往山西太古岚,专门负责工地材料和粮食供应。全队就一台15寸黑白电视机,大家看得津津有味,谁也没有半句怨言。

  在工作和生产上也是如此,大家没有灰心气馁,迎着困难上。会战队职工干部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到黄土高原进行过勘探施工,沙土一踩就陷下去了。这个地方的岩层大部分经过强烈的蚀变,原岩面貌改观,肉眼很难分辨,常常为一块岩石争论不休。为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互帮互学,从书本找理论,向老高工请教;同时及时收集矿区各类岩石、矿物,筹建了一间岩芯标本室,现场练兵、解答问题。大家很快掌握了野外工作方法,原先两人负责一台钻机岩芯编录减到一人一台,最后一人负责两台钻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钻探生产也是如此,矿区疏、松、脆、滑地层生产效率低,平均月进尺徘徊在300米左右,岩矿芯采取率低。面对这个大问题,一方面办学习班,新老班长交流,建章立制;另一方面组织了一个"三结合"的技术攻关小组,在探矿工程师秦士玉同志带领下,日夜奋战,认真分析钻具结构和性能,学习外地取芯经验,反复试验,终于突破了破碎千枚岩取芯难关,使岩矿芯采取率由70%上升到90%以上,并提高工效30%,生产出现了喜人的形势。

  与此同时,在会战队长谭祖炎同志带领下,建立了干部轮流值班和跟班参加劳动制度。凡是干部都要参加机台搬家劳动,全队干部职工自己搬家,男同志扛大件,女同志搬小件。自这两项制度建立四个月来,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250多个,其中在现场解决的190多个,深受工人群众好评。钻探班长谭文福同志幽默地说:"过去干部很难找,现在干部班班到,有了事情现场谈,解决问题快又好。"由于干群团结,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奋力攻坚克难,终于用近6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了矿区野外工作。到11月份,全部完成钻探任务,进尺4971米,钻孔质量好,见矿率100%。会战结束后,经四省会战队评比,我队会战队获得"劳动竞赛流动红旗优胜队"光荣称号,702机台获会战区"劳动竞赛流动红旗优胜机台"。1979年谭祖炎同志代表"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出席了冶金部表彰大会。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我们精神抖擞、健步如飞,曾转战了多个矿区,为冶金地质找矿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步履蹒跚的老人了。有人笑言"地质人是一本没有封面的书,写的全是'三光荣'精神"。有位哲人说过:"人生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你的存在对社会的价值"。正是这样,我们把青春、热血和汗水毫不保留地献给了冶金地质找矿事业,无怨无悔。

 

Copyright © 201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