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队员见闻录(节选)




三局 李东升


  我1950年5月在北京出生,1968年12月响应国家号召到内蒙古农村插队,1976年12月来到了三局(原山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队(三一二队前身)工作。

  在庆祝总局诞生六十周年之际,我将在三一二队这三十几年的所见所闻写就几则短文,冠以《地质队员见闻录》,以表达一个同龄人的祝贺。

寺头打猎

  打猎,如今干这个行当的人少之又少,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却相当盛行。尤其组织员工集体打猎,更是当时许多单位的做法。1960年冬天,太钢地质队(三一二队前身)根据工作需要,搬迁到闻喜县畖底村。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物品供应奇缺。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队里决定由阚仲民、沈成海、丛平士和张宾等四人组成打猎组,阚仲民担任组长,专门打狍子。

  闻喜县寺头村是吕梁山的一个小山村,背靠簸箕山,对面是南阳山。南阳山不算太高,山上有一些坡地,坡地旁的沟沟坎坎上长满了刺玫瑰、沙棘等灌木丛,一到冬天,狍子、野兔、野鸡特别多。打猎组每天吃完早饭,就背上"七九"步枪、挎包到寺头去打猎。由于不专业,打猎的时候全凭运气。有的时候,一天能打上两只狍子,有时一连两三天也打不上一只。

  四川人沈成海是部队复员军人,看上去瘦瘦弱弱,但枪法不错。一天,他外出打猎,看看过了中午也没发现目标,正饿着肚子转悠到山腰时,发现了两只狍子。它们刚喝完水正从坡下往坡上走着,边走边在灌木丛边上找寻食物。沈成海大喜,悄悄地趴到地上匍匐前进,一点一点接近狍子。狍子像是感觉到什么,抬起头来,警觉地侧耳听着。突然受惊似地向上飞奔了大约200多米,又慢慢停下。沈成海看着远处的狍子,屏住呼吸,迂回着、稳稳地接近狍子。大约还有100米远的样子,沈成海举起了步枪,果断地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巨响,狍子像被什么重重地推了一下,然后慢慢倒下了。老沈雀跃着,向山上跑去。一个大约有七八十斤的大狍子倒在地上。他美滋滋地扯起这只狍子,突然发现离这儿五六米远的台地上,还有只狍子倒在血泊中。这是怎么回事儿?他纳闷着望着眼前这只头死狍子。原来,老沈那枪,子弹从第一只狍子腹部穿过后,赶巧又打到了另一只狍子身上,来了个一箭双雕!他高兴坏了,立刻用刀砍了一根粗棍,挑在棍子的两头,高高兴兴地哼着军歌,担着两只狍子朝山下走去。

  沈成海回到寺头村驻地后,引起了轰动,好多人围着那两只狍子直转圈,一直琢磨着是怎么打的。沈成海边喝水,边比划着。不久,沈成海一枪打死两只狍子的"英勇事迹"就传开了。

  那年冬天,打猎组带着他们的成果---一百四五十只大小不一的狍子,回到了闻喜县畖底村。多亏他们,春节时候,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肉,过了个好年。

机台搬家

  一个夏日,在五台山的长畛沟村村旁一条经过简单平整过的山道上,十几条汉子抬着一台笨重的北京800-1型钻机,艰难地向前挪动着脚步。在他们的前方,又有几个人吃力地拽着一根大绳,大绳的一头拴在钻机的底座上。初伏的烈日却毫不客气地晒在他们身上,加上是上坡路,这些汉子们使尽了全身力气,汗珠子从他们的脸上滚动着,叭嗒叭嗒地掉在地上。这是钻探二中队203机在搬家时的场景。

  往常地质队机台搬家时,都是雇村民干一些抬钻机、柴油机之类的重体力活,钻探工只负责安装机枕、钻塔等技术工作。可长畛沟村只有5户人家、七八个劳力,人手远远不够。于是203机机长安排钻机的19个人,除10个人安装钻塔外其余人和村民们一起抬钻机。在钻机干过的人,都知道北京800-1型钻机的个头:全机重2.1吨,除去转盘、卷筒、刹把等,起码还有1.2吨。新钻孔位置在原孔位右上方,蓝图上直线距离虽不足300米,但实际钻机移位的道路却是在六七十度的山坡上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人均将近75公斤的重担,在平路上都有点吃不消,更何况在这将近40度的山路上。

  为帮机台搬家,中队长李殿英带着中队后勤人员张成伏、姚秀英、张福全等十来个人,越过遍地灌木丛的山梁,早早地来到了长畛沟。他们有的把住了扁担,有的拉起了大绳。在杨亮田的号子声中,吃力地拉着、抬着。绷紧了的大绳不时地发出吱吱的声响。抬钻机的人们,费力地一小步一小步往上攀,每个人都是满头大汗。

  太阳越爬越高,毒辣辣的光线炙烤着人们的身躯,钻机已经抬了一大半路程,来到了一个坡度比较小的缓坡。机长高长青把一段方木垫在钻机机架下,人们把钻机慢慢放在方木上,一窝蜂似地跑到树荫处歇凉。顿时,阴凉处腾起了一片烟雾,一股股的小兰花烟味儿在空气中弥漫。

  理发员姚秀英受不了这烟味,离开树荫慢慢地来到了机台。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钻探工们搭着话。她和李效兵都是繁峙县人,两家相距也不太远,一见面就喜欢开玩笑。

  李效兵见她来了,狡黠地笑了笑,说道:"老乡,你来干甚?"

  姚秀英道:"我来帮你们搬家。"

  "你一个妇道人家,能干些甚?"

  "能干甚算甚。最不济,还能给你们起点精神鼓励作用。"

  塔架上响起一片笑声。

  休息了片刻,人们又弓身抬起了钻机,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脚下的道路,一点一点向高处延伸。

刷新纪录

  1992年7月,201机实现了台月进尺1045.99米,创造了三局钻探生产最好水平,受到了局队两级领导的专门表彰。在这里,我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一)一破纪录

  支家地矿区。明亮的灯光下,班长站在钻机旁,两眼盯着飞快转动的主动钻杆,两耳倾听着钻进声。

  黄俊礼对钻探工艺有一股子倔劲。他看了看表,晚10点多钟了,便问记录员:"干多少啦?""快30米了。""好。"小黄心中暗道:赵新龙去年干了38米,创造了小班进尺最高纪录。他们能,我们也一定能!想到这儿,他把几个伙伴召集到身旁说:"队里制订了小班进尺破纪录奖,咱们要把这笔奖金拿回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缩短辅助时间,拿这个奖是有把握的。""行,就这样定了!"几个钻工异口同声地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进尺一米一米增加,新的一天降临时,他们终于创造了小班进尺39.24米的最高纪录。

  (二)再破纪录

  太白维山环抱中的一间板房里,几个钻探工端着酒碗,围坐在一起。

  "班长,这次拿小班进尺破纪录奖,你的功劳最大,我敬你一杯。"钻工赵忠祥举着酒碗,激动地说。

   "不,是大家共同努力夺得的。来,咱们一起干。"班长小丛说。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黄俊礼创造了小班进尺39.24米的最高纪录后,在支家地矿区引起震动。班长丛春涛暗暗下定决心:向黄俊礼小班学习,再创小班进尺新纪录。

  7月23日,他们接班时井深已177米多。小丛看了看上一班纪录,又看了看岩芯,知道破纪录的时候来到了。他信心十足地站到钻机前,开动钻机,一扳刹把,主动钻杆飞快地旋转起来········

  他们很快打了22米多。这时井深已达200米,该测斜了。小丛对伙伴们说:"抓紧时间,赶快测斜,咱们要超过黄俊礼,也整个破纪录奖。"钻工们一听,铆足了劲干开了········

  对面山坡亮起手电光亮时,他们干完最后一个回次,小丛问:"超过黄俊礼他们了吧?"

  "没错,超过了!"

  "我们胜利啦!"钻探工们拥着班长放声大笑……

  (三)打破纪录的背后

  201机胜利了,夺得台月进尺1045.99米的优异成绩。然而,这成绩来之不易。

  班长戈日厚年愈四旬,他爱人不慎摔断胳膊,住进了医院。老戈闻讯赶回应县,看见爱人躺在病床上,岳母正一勺一勺地喂饭。老戈两眼噙着热泪,从岳母手中接过勺子,一边细心地喂着妻子,一边说着矿区的事。他爱人听说机台正在夺高产,特别理解他,说自己没事,催他早点回去。老戈安顿好爱人,把孩子托付给亲友,又匆匆赶回矿区。

  机长张东跃回队拉材料,才知道爱人患感冒躺在床上,已经几天没上班了。孩子没人看,送到村里奶奶家。他心里十分愧疚,连夜回到了家。可是第二天上午他就随车返回了矿区。几天以后,张东跃和司机再一次开车回队拉材料,却顾不上回家看一下妻儿,连夜装上东西又返回了矿区。为了生产,他们连续作战16个小时,长途奔波600余公里。

  技术员李桃每年出队以后,很少回家。有一年他收队回家,孩子看见他吓得哇哇哭,一个劲地往母亲怀里藏。爱人连忙抱住孩子,又爱又恨地戳着他的额头说:"你呀,心里只有机台、生产,从来就没有把老婆、孩子放在心上。"李桃嘿嘿地笑着,赶紧拉开提包,从里面往外掏给孩子买的东西。

  在201机创纪录的这个月里,他们凭着过硬的作风,过硬的技术,终于打破了保持三年之久的三局最高纪录。

刁泉报告

  1995年8月6日,全国储委在北京审查批准了我国第一份用地质统计学计算储量的勘探报告--《山西省灵丘县刁泉银铜矿40-61线勘探地质报告》。作为报告第一主编的刘新江,望着审查会的会标,两眼噙满热泪········

  (一)勇挑重担

  支家地、堡子湾、刁泉三个矿区的储量承包合同签订后,为确保按时提交3份勘探报告,队里决定实行项目负责人竞标制。

  刁泉是个老矿区,地质条件复杂,先后有数家地质队伍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工作,由于找矿目的不同,认识有差异,地质工作几起几落。"七五"末期,三一二队地质技术人员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工作提交了详查报告。1991年6月,与国家白银基金会签订了承包白银勘探储量合同,转入勘探工作。经过勘探,见矿情况良好,决定再向国家白银基金会申请扩大勘探范围,增加白银承包储量250吨。

  刘新江在刁泉矿区工作过,对矿区情况比较熟悉。但他当时只有34岁,仅仅是个助工,对于担任项目负责确实没有把握。

  地工部党支部的袁广发、郑玉军、刘凤岐及李占新等人先后找到刘新江谈话,帮助他分析矿区的情况,鼓励他参加竞选。刘新江的父亲刘昌宗、爱人翁淑兰也积极支持,对他说"你放心干吧,家里的事情用不着你来操心。"

  在地工部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和亲人的热情鼓励下,刘新江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竞标,挑起了刁泉报告项目组负责的担子。

  (二)狠抓质量

  1992年5月,矿区钻探、坑探、槽探工程全面铺开。为确保三大报告的质量,7月份,大队质量检查组在刁泉矿区检查时,发现普查区有的槽探刻样深度不够。

  正在队里搞可行性设计的刘新江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席增仁、王建国等人商量决定,不合格的槽探刻样全部返工,重新采样;扣除采样工当月奖金和上浮工资,将直接责任者退回队人教科。同时根据地工部考核意见,他们还扣除了自己的奖金,并分别就钻探、抗探、槽探等项工程制订了质量管理办法,配备了专门质检人员。

  采样质量事故发生后,刁泉项目组狠抓质检工作,对各道工序、各个工程环节中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为报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国庆节,加拿大客人皮特·瑞宁来到刁泉1770和1730坑道参观,看到采样样槽底平壁直、整齐划一,连声称赞道:"Very Good !Very Good!"。

  (三)难忘的新年

  为让冬季施工的地质技术人员回家过一个团圆年,地工部主任李占新和刘新江、温春贵腊月二十八来就到了刁泉矿区盯班。下午,坑探中队的刘安华兴冲冲地跑来说:"1730坑道打过矿体了"。他们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坑探中队的孙熙文、刘安华立刻朝凤凰山上跑去。

  那天正好大风降温。凛冽的西北风夹杂着砂砾,呼啸着向他们迎面扑来。狂风穿透了衣服,砂砾打得睁不开眼睛。他们挤靠在一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路上攀爬。钻进1730坑道,来到掌子面。李占新、刘新江等人举起电石灯,仔细端详着掌子面,又察看穿过的矿体,认为已达到地质设计要求,可以停止掘进。坑探中队的人走后,他们蹲在坑道里,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地质编录工作。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逝去,眼睛发涩了,他们揉揉眼睛;腰僵硬了,他们伸伸腰。肚子饿了,勒勒裤带,继续干。直到次日凌晨3时,终于完成了编录。

  当595次列车载着胜利归来的地质队员回到忻州时,迎接他们的已是除夕夜的鞭炮声········

  (四)众志成城

  刁泉报告一次向国家提交银储量X吨,铜储量X万吨,伴生金X公斤。在报告审查会上,地质矿产部张宏仁副部长对该报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全国储委办公室主任胡魁同志则指出:刁泉银铜矿勘探报告的审批,标志着我国地质勘探事业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上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把地质统计学的应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份报告里,凝聚了多少同志的汗水和心血啊!为确保刁泉报告的质量,文稿前后修改不下10次。总工刘凤岐对文稿的数据按照图纸一一核对;在技术方面,马晋屏、谭凤池等亲自挂帅,对文稿图件认真校阅。

  五年的艰辛努力,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1995年8月,他们终于向国家提交了一份高质量勘探报告,出色地完成了储量承包任务。

 

Copyright © 201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