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蒙古正元公司发展纪实(节选)




山东局山东正元地勘院 王健


  蒙古国,一个让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一个让中国人情感纠结的地方,一个深埋宝藏人民渴望富裕的地方,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这里生存环境恶劣,但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下,却埋藏着巨量的煤、萤石、钨、金、铁、锡等丰富的矿藏。

  2003年,山东正元地勘院来到这里。春夏之交,在依然寒气袭人、呵气成冰的首都乌兰巴托市,时任山东局副局长、正元地勘院院长的李洪喜,与后来担任蒙古正元公司总经理的郝献晟,在行人稀少的大街上兴奋地交谈着,商谈注册公司的细节。蒙古正元公司的成立,开创了冶金地质系统和山东省地勘单位"走出去"的先河。

  ……

  用"一个国家只在一个城市里"来形容蒙古国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当下的乌兰巴托生活着一半的蒙古国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商业发达,但是离开乌兰巴托市不到100公里,就是一派草原牧歌;走出200公里后,就没了柏油公路。城市之外的地方,更没有网络与信号。

  而在当时,情况更糟。语言的障碍、信息的阻隔,中蒙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两国对历史的不同解读,中国(尤其是民营)资本大量、无序的涌入,以及令人汗颜的国人素质,给这个平静安适、以牧业为主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蒙古正元公司注册时,只有三名年轻的正式员工:总经理郝献晟(36岁),副总经理李德亮(37岁),总工程师宋立品(35岁)。他们不但要面对自然的挑战,还要承受蒙古国社会的压力。

  "刚来时,还感受不到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排斥。当时乌兰巴托市区比较破旧,路上车也不多,大小商店在下午5点以后就关门了,与中国反差较大,不太适应。"李德亮介绍说,"大约两年后,开始感觉中国人不敢独自上街了。当然蒙古人排外不是针对中国的,但中国人受伤害会多一些。最近一两年,在多方面的努力下,特别是中国使馆出面做了很多工作,情况有所好转。"

  公司成立当年,这三个在李洪喜眼中的"小伙子"没有辜负厚望,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他们三个人分成三组,郝献晟与宋立品主要负责野外踏勘,围绕事先圈定的蒙古铁路沿线5个省份开展野外工作;李德亮凭借英语水平较高的优势主要负责收集资料,兼顾野外工作。如此用了不到7个月的时间,他们共查看矿点60余处,行程近2万公里,圈定有价值矿点5处,当年登记矿权1处并获批,当年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补助1项并获批;同时他们还收集、翻译、整理了蒙古国相关法律、法规、矿业权政策以及矿业勘查和开发方面的实际操作方法、程序材料等共26种,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蒙古国地质、物化探、遥感和测量资料10余种,不但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来蒙中资企业少走弯路提供了帮助。目前该公司已基本建成蒙古国地质矿产信息数据库。

  成功背后的艰难困苦,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时间紧、任务重,时不时会遇上的突发性事件,漫长难熬的艰险境地,一次又一次的惊魂之旅,让公司的地质队员们感受到"走出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坚守与坚持更是难上加难。

  2003年秋天,时任正元地勘院副院长的李学同去口岸接设备,因天不好、路不熟而误闯蒙古国军事管制区。尽管一再解释,还是被连车带人扣了起来,并当即没收了护照。小半天过去了,好不容易等来了边防哨所领导,却把他们又拉到了边防军总部。经过一番交涉,缴纳罚款后才被放行。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李学同他们才与家人及同事取得了联系。这段往事,连同边防军招待的那顿不算美味的"黄油拌面条",被李学同笑称为"视察边防"。

  2008年9月,巴彦乌列盖省已提前进入冬季,公司总工程师郭百创带着队员李庆禄和一名蒙古籍司机去野外查看矿点,在返回驻地的路上,车突然抛锚了。眼看天快黑了,又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三人只好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徒步返回。距驻地200多公里的路程上,零下二十几度的寒冷与饥饿,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的狼群,时刻威胁着生命。一路上三个人互相鼓励,终于走到一处闪着火光的蒙古包,一对善良淳朴的哈萨克夫妇收留了他们。提起这段绝处逢生的往事,几位当事人仍感觉心有余悸。

  2010年7月,在东方省某工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张发山与孟祥熙在矿点采样,走在前面采样的孟祥熙迟迟不见张发山跟上来,赶紧返回寻找,发现张发山因中暑躺在了地上。公司每年举办的急救培训和配发的急救小药包在这个关键时候发挥了作用,经过孟祥熙的一番现场紧急救护,张发山清醒了过来,两个人一起回到了公司。后来公司再次为新入职职工举办野外急救培训时,他们才现身说法,平静地讲出了这段经历。

  而就在今年,郝献晟有一次去扎布汗省查看矿点,晚上返回县城驻地的时候,也是路上车辆抛锚,停在路边休息并等待援助时,被四五只狼围困在了车上。幸好两个小时后路过的大货车惊走了狼群,货车司机帮他把车拖到了县城,他才转危为安。

  "成年累月在野外作业,劳累和惊险其实不算什么,最难忍受的是枯燥、寂寞。有时候,一个人在戈壁荒滩上踏勘,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能与砂砾石块交流,心里难免空落落的。这时候我们就会唱歌,不管在不在调上,什么歌也唱,对着蓝天白云、无垠戈壁、茫茫草原,大声唱出来,心情就会很放松。现在公司里人人都有拿手曲目。" 谈起境外勘探的苦,李德亮笑呵呵地说出这样一段话,随口哼起了那熟悉的旋律--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

 

Copyright © 201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