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背后的人和事

 

 

  赛事接近尾声,终于挤出一点时间聊聊那些为大赛助兴的人们。

  之一:三一二队葵花舞参加人员共16人,年龄最大的60岁,去太原演出时带着速效救心丸,当奶奶姥姥的不在少数,有队里的退休职工、职工家属、下岗人员,还有四位可爱的"邻居"(单位附近热爱广场舞的女人),有两位还是在外自谋职业人员,牺牲个人利益,打工之余回来为队上贡献一份力量。

  舞蹈排练的艰辛自不必说,编导人员几次改排,费尽心思,排练的时间都占用业余时间,近一个月来秋雨绵绵,可为了不耽误排练,大伙经常顶风冒雨来回,有一回排练中间突降雷阵雨,十几个人都被堵在了办公楼里,不远的家就是回不去。

  说起"葵花舞",不能不提两位德高望重的"好后勤",他们是三一二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李凤祥和支部委员薛峰,一个81岁,一个75岁。一个多月来,陪着大伙放音乐,组织人员搞后勤,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节目里融入了他们极大的心血。有个细节值得一提,葵花舞的主要道具是葵花,经过许多次的排练使用,葵花花叶渐渐软塌,很影响演出效果,李凤祥书记不顾年迈,硬是把32朵葵花花叶在正式演出之前用胶水细细涂抹了一遍,葵花才更加的挺直明艳。

  之二:锣鼓队是在赛前一个月接到的演出任务,队员们不只是大妈们,还有几位大娘,虽然他们平均年龄已达60岁,但排练的那股认真劲一点也不比年轻人逊色。负责人黄福平告诉我们,队员们都是三一四队退休的职工,因为年龄的原因,原来每天安排的排练时间不是很长,但为了演出的效果,他们自动要求加练时间,上午和下午都要排练两个小时,尽管练的腰酸背痛,手起老茧,但没有一个人退却。"'威风锣鼓'一定要打出威风!"队员们都是抱着这样一个信念。

  "刚开始排练那会,周围的人们还很稀奇,每天都还有许多观众,但时间长了,人们渐渐就不满意了,"黄福平说"有人要休息,有人要学习,不好意思说出口,就打110来制止"。说道这里黄福平尴尬地笑了。他们后来训练,索性搬上了楼顶,但不久还是有人反对,于是,离驻地四五里路的滨河路就成了他们训练的地方,有的骑自行车去,不会骑车的或年纪大的就自费坐公交车去。"好多人甚至吃饭时拿桌子当鼓,拿拖鞋当钹敲打着感觉着鼓点的节奏"。黄福平最后说。

  值得一提的是,组委会在看完她们的彩排后要求她们把原来拍好的阵行小写的"314"变为大写的"三一四",她们毫无怨言,早一天下午到赛场,第二天一早在开演的前一小时便进行突击训练,314队党委书记马明到场亲自指挥,凭着一股子热情和信念,在仅有的几十分钟内,她们硬是完美地改正过来,达到了最好的演出效果。

  正是有了她们辛勤的付出,才有了开幕式上演出的多彩绚丽!

  (通讯员 王斌 阴峰霞 陈辉)

 

 


Copyright © 2014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版权所有! 总局信息中心设计制作、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