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天然气行业迎来新战略机遇 智慧管网受青睐

来源:中国矿业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1日  浏览次数:

打印

  “扩气源、抓项目、建机制、压责任”,去年以来,我国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2018年,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量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冬季调峰期用气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即将挂牌成立,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走向纵深,我国天然气行业亦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国内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将如何加快完善?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上,与会专家围绕此话题展开了讨论。
  市场机制成短板
  近日刚刚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9)》白皮书指出,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行业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依旧突出,能源安全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企业与地方利益共享、法律政策配套和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储气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两大短板。
  “要促进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价格机制非常重要。”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行业监管处处长孟旸在会上说。
  一方面,由于产业链整体价格传导机制不顺畅,上游、中游涨价后为下游带来的成本增加难以向终端传导,导致上、中、下游之间的矛盾凸显,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日趋激烈。在与会专家看来,近两年国内天然气保供形势紧张,“并不是没有绝对气量保障,而是在于价格谈不拢”。
  另一方面,由于在储气调峰领域反映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投资回报方面的价格体系、运营机制缺失,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完成既定储气调峰目标,更多是背负责任压力和相应成本的增加,导致积极性受到制约,社会资本投资亦缺乏动力,以致工作整体推进缓慢。
  “天然气储备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制问题,包括责任机制、价格机制、监督机制,我认为核心在于价格机制。”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董秀成认为。
  从务实角度讲,国家现行政策文件对各方提出的储气调峰任务目标要求,也只是在理论上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调峰设施本身的存储能力与实际调剂能力是有差异的,其中运行机制对实际调剂能力的发挥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而在目前的运行机制下,“现有实际储气调峰能力与国家提出的目标相比,差距更大。”孟旸说。
  在探索储气调峰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方面,国内正开始推进相关工作。据介绍,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与港华燃气将联合开展储气库产品交易,欲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探索形成市场化的储气调峰定价机制。
  协同管理待加强
  在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高级经理刘四洋看来,市场机制解决的是经济性问题,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保障安全系数仍较低。经济性调峰之外,还应有战略储备。储气设施能力提升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协调双手段,政府调节的作用应该主要是保重点、保民生,对应的即应是战略储备。
  实际上,随着油气行业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天然气行业的管理不断带来新的课题。
  纵观目前实际情况,天然气行业的管理还比较粗放,相关基础管理政策、上位法等法律法规均急需完备。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对政府监管能力提升也提出新的要求。据悉,目前,国家能源局正着手制定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天然气管理条例。
  “产供储销体系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在任务目标要求、相关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方面,需要逐步推进一致性、统一性。”有与会专家指出。
  我国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各环节管理各部门分工不同,在某些环节难免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系统的协调发展。
  比较突出的是,我国天然气门站与销售价格、长输管网与管输价格归国家发改委管理,天然气储备由国家能源局监督管理,而城市燃气管网则由住建部管理。孟旸认为,天然气行业供需两端之间的衔接、协调还不够完善,“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加强,政府部门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智慧管网受青睐
  随着中央进一步对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构建多元进口体系等作出系统部署,以及油气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未来三到五年,是天然气行业的‘黄金窗口期’。行业投资规模很大,下游需求增长非常稳定,符合像中平资本这类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偏好。未来在天然气的供储环节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我们都可以积极参与。”中平资本执行董事秦岭松说。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一方面,随着整套管网体系里输送的气源增加,气质种类趋于复杂,统一的能量计量将成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为提高管网配置效率,未来智慧管网,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对日益复杂的管网系统进行集成优化等,一系列先进的智能化管网运营技术将迎来发展机遇。
  “在管网的智能化运营、大数据分析方面,我们愿意尝试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促进产供储销体系效率的提升。”秦岭松说。
  有与会的石油系统人士同时指出:“管网公司非常需要结合交易中心提供的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掌握供需信息,再结合天气变化,相应对管存、库存、气源以及一些阶段性的量值等进行调节。”
  记者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了解到,受国家能源局委托,该交易中心自主研发的国家油气管网独立运行支撑平台——“油气管网信息、采集、报送与公开系统”,即将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