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环境中淬炼真美人生

来源:三局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8日  浏览次数:

打印

  2016年1月17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桔灯杯”首届全国物探技术(电磁法)大比武辩论环节正在紧张进行,山西代表队和浙江代表队围绕物探工作中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哪个更重要进行激烈的辩论。山西代表队中一名小伙子初露头角,他就是来自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的朱洪潇。
  比赛过程中,朱洪潇和队友们沉着冷静,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功底,在“理论辩论”的刀锋笔影中比真知、亮绝活,尽展物探技术之风采。最终山西代表队从全国12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摘团体桂冠,同时获得团体“最佳人气奖”,朱洪潇获得个人“最佳表现奖”,山西代表队成为首届大比武的大赢家。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荣耀的背后,是朱洪潇数年野外实践经历的磨练。
  在艰苦的环境中淬炼成长。内蒙古额济纳旗,集沙漠、戈壁、草原、湖泊、胡杨林于一体,每年9月、10月,胡杨树叶由绿变黄,金色的树叶映衬着湛蓝的天空,宛如仙境,吸引了大批游人。胡杨是一个神奇的树种——“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如果到这个神秘、神奇的地方旅行,小住几日那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要在这里开展野外地质工作,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10年,内蒙古额济纳旗红梁子铜钼矿普查项目成功立项为总局科研项目。7月,包括朱洪潇在内的7名技术人员,带着发电机等设备仪器,奔向了额济纳旗红梁子。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来到矿区,眼前的景象还是让大家深吸了一口气,茫茫戈壁滩,方圆百公里没有人家,没有水,没有电,割脚的碎石沙子、骆驼刺,能正常行走已是不易,他们却还背着仪器,一个点一个点地开展工作。除了项目技术人员,一只刺猬、两只秃鹰,就是那里仅有的活物。看着大家有些颓废的样子,乐观的朱洪潇坚毅地说,“我们做地质的,就是要经受各种野外环境考验,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大家很快调整了心态,积极应战。
  搭好帐篷,安装好发电机,草草收拾了一下被褥行装,朱洪潇和队友们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炎热的夏季,沙漠腹地高温达到43℃,地表温度更高。朱洪潇和队友们翻沙梁、越峁沟,穿行在100多米高的沙山之间。有时一脚下去,半个小腿就陷入沙里,拔出来异常艰难。一般野外施工人员需要2~3个人完成的工作,这次只有朱洪潇一个人,独自扛起50多斤重的仪器,逐点进行物探数据采集、记录。由于受供电条件限制,他都是利用晚上发电时间进行物探数据整理、检查和处理,确保资料处理与野外工作同步进行,忙到凌晨2、3点钟是常事,有时刚刚躺下就又要出工。
  一次勘查时,朱洪潇正背着仪器赶往下一个测量点,突然一阵眩晕,脚底象踩了棉花,他意识到可能由于长期高强度的施工作业、休息不足以及缺水——中暑了。他立刻联系项目组其他人员暂停施工,在附近同事搀扶下就近休息。解开已经完全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同事们在一旁连忙用帽子给他扇风降温,给他服下一支藿香正气水,朱洪潇休息几分钟后,眩晕略微减轻,又准备投入工作,同事劝他先休息,他摇摇头说,“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如果我这边休息下来,项目野外施工就停滞了,咱们耽误不起!别担心,我能坚持住。”他一边说一边走到仪器跟前,背起仪器向下一个施工地点走去。
  因条件所限,方便面、压缩饼干是队员们的主要食物,一个月去买一次菜和肉,每人每天只喝一杯水。矿区的水堪比黄金,要到好几百公里远的地方去买,大伙儿为了节约水,十来天才洗漱一次。由于吃菜少,缺乏维生素,队员们牙龈肿痛出血,但依旧坚持着。三个月苦干,终于完成了项目工作任务。出队时大家伙儿白净的脸庞,被戈壁的风沙、烈日侵蚀成古铜色,朱洪潇笑着说:“这样更有男子汉气概”。
  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十几年来,朱洪潇走过了茫茫戈壁沙漠,丈量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见识了水墨江南的山高林密,躲过了杀人蜂和蝮蛇的攻击。他常说,野外矿区各有各的特点,苦是物探工作的一部分,很平常,没有什么了不起。
  因多雨一直无法正常作业的浙江龙游物探项目终于完工了,朱洪潇长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在年前把队友们带回来了。还在项目上时,因为高强度工作导致的胰腺炎复发了,他强忍住疼痛,把工作做完。2015年腊月二十八,回到太原,朱洪潇原计划去单位跟领导汇报一下项目情况,然后去医院检查,哪知打车走了一半路程,剧烈的疼痛突然袭来,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司机师傅见状赶紧说,“小伙子,我看你还是去医院吧!”一边说着一边直奔最近的医院。到了医院挂了急诊,他给爱人打电话说明情况。那时爱人正在收拾行李,满心欢喜要回陕西跟家人过团圆年。接到电话后的她,又急又气,气的是早让他检查,一直拖到现在;急的是到底病情如何?到了医院,医生说,“胰腺炎已经引起多个器官发炎,再晚来一天就没救了。”大年三十晚上,在别人家阖家团圆、包饺子吃年夜饭的时候,妻子却在医院陪伴他,愧疚、亏欠涌上心头,看着温婉疲倦的妻子,这个有着钢铁意志、超强忍耐力、不屈不挠的男人流泪了。
  高度重视找矿成果。物探工作不仅需要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还需要刻苦钻研,攻克技术难关。作为一种间接找矿的方法,物探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地质现象面前,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可能会错过解决重大地质问题或取得找矿突破的机会。“山西省灵丘县刁泉银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作为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取得了重大找矿成果,获得多个奖项。
  说起这个大项目,当初物探工作进展的很不顺利。面对外部强电磁干扰的问题,换了几拨物探人员,包括从事多年物探工作的老技术专家,依然束手无策,这急坏了当时的院领导。朱洪潇主动挑起大梁,根据野外工作环境,建议引进了国内最新研发的伪随机抗干扰电法仪,与同事们反复进行现场试验,通宵达旦的筛选繁杂海量的原始数据,确定了合理有效的工作装置和参数,有效解决了困扰该项目好几年的强电磁干扰问题,获得良好的观测数据和物探成果。经过综合研究,在矿区南部布置验证钻孔,揭露了深部的矽卡岩接触带以及赋存其中的银铜矿体,获得了较好找矿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修订研究——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科研课题“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修订研究工作”,第三地勘院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中,这项研究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标准。朱洪潇负责物探部分的编写,他浏览查阅了海量资料,为规范编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沙漠戈壁上,挺拔的胡杨傲然面对风沙雨雪的侵蚀;草原上,五彩的格桑花儿顽强地绽放着,用她娇柔的身躯洒下幸福吉祥……像极了我们无畏风雨,坚强不屈的地质队员。正是有像朱洪潇一样坚韧、吃苦、勤奋、钻研的地质队员,冶金地质精神才能代代薪火相传。